非常高興應邀參加論壇,見到很多老朋友,又結識很多新朋友,對我們來說,就是要不忘老朋友、結交新朋友、永做好朋友。大家都知道,把企業發展好,很不容易;把企業文化建設好,也不容易。一般而言,文人崇尚重情重義,商人講究有舍有得,既是“文人”,又是“商人”,做到義利兼顧、富而思進,就是了不起的“高人”。
文化是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的靈魂。同樣也是一個城市、一個企業的靈魂。一個企業再小,有文化就有生氣,總能讓人欽佩;一個企業再大,沒文化就沒底氣,難免令人惋惜。當然,企業文化建設需要把文化與企業緊密結合起來,有人說,如果離開企業講文化,就叫“魂不附體”;如果離開文化講企業,就叫“靈魂出竅”。
眾所周知,企業文化內涵十分豐富,但是創新文化,是重中之重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自主創新是企業的生命,是企業爬坡過坎、發展壯大的根本。企業如果不創新,輝煌的“故事”,可能會變成衰落的“事故”;文化如果不創新,寶貴的“遺產”,可能會變成永遠的“遺憾”。由此可見,發展企業、建設企業文化,無論如何都要把創新擺在核心位置。
第一,創新文化成就企業。創新驅動發展,文化驅動創新。實踐反復證明,小創新小發展,大創新大發展,不創新難發展。安徽合肥許多企業的創新文化讓人印象深刻。比如,新能源汽車的網紅者蔚來、領軍智能語音產業的科大訊飛、可穿戴設備全球出貨量第一的華米科技、打破平板顯示國際壟斷的京東方、引領動力能源發展的國軒高科等等,他們一個共同的特點,就是“視創新如生命、抓創新像拼命”,以創新撐起安徽合肥“芯屏器合”“集終生智”的現象級產業地標,挺起了中國企業自立自強的不屈脊梁。有人說,敢創新的企業不一定能贏,但不創新的企業遲早會輸。我們由此感到,對于企業而言,這動力那動力,創新才是企業第一動力;這文化那文化,創新文化才是企業第一文化。
第二,創新文化塑造生態。大家都知道,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安徽合肥,近年來因科技而興、因創新而進,從過去“砸鍋賣鐵”擁抱中科大,到今天“爭分奪秒”建設大科學裝置集中區;從“真金白銀”投資維信諾、蔚來等企業,到“真抓實干”實行12個重點產業鏈鏈長制,創新的基因不斷傳承,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止。對于創新的事,我們并不緊盯著“掙錢”,也不圖一味“省錢”,只要是“值錢”的,我們都舍得“花錢”。正是這種抓學習如饑似渴、抓創新如癡如醉、抓發展如坐針氈,讓安徽合肥成為創新要素聚集的高地、創新企業發展的福地。目前,安徽合肥擁有133名院士,與21家大學大院大所共建26個創新平臺。特別是今年以來,57家知名企業總部落戶安徽合肥,新上市和過會企業達15家、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,高新技術企業呈井噴之勢,全年有望超過800家,創新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超過55%。安徽合肥已經日益成為“養人的地方”“創新的天地”,創新已經成為安徽合肥最大標識、最大動能和最大潛力。安徽合肥也從歷史上的“兵家必爭之地”,正在成為新發展階段的“商家必爭之地”。
第三,創新文化創造未來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抓創新就是抓發展,謀創新就是謀未來。當下的安徽合肥,原始創新有優勢,產業創新有闖勁,融合創新有潛力。我們也深深感到,創新是一件難事,但是,越是難干就越是難得,困難與成績總是相伴相隨,困難越大,戰勝困難后,取得的成績就越大,意義也越大,越能鼓舞士氣、堅定信心、贏得未來。目前,安徽合肥正在“堅持創新驅動發展,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”,撒迎頭網、開頂風船,以科技創新為先導,以產業創新為基礎,以制度創新為引領,等高對接先發地區,努力做最好的,不是最好就學習最好的,對一切制約創新的藩籬,縱有千難萬險也要力爭推倒;對一切有利創新的事情,想盡千方百計也要力爭做到;對一切勇于創新的人才,踏遍千山萬水也要力爭請到,做到人人講創新、事事重創新、處處有創新,讓創新成為一種習慣、一種風尚,努力把安徽合肥打造成新時代創新特色更加鮮明的地標城市。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惟改革者進,惟創新者強,惟改革創新者勝。“人生當如彩蝶,間或停憩,勿忘翩躚”。創新如同一次沒有終點的長跑,我們愿與大家一起風雨兼程、攜手共進;創新恰似一次不斷收獲美景的遠行,我們努力讓來安徽合肥投資的企業創新愉快、合作共贏。
(此文為作者2020年11月17日在長三角企業文化建設交流合作論壇上的致辭摘要)